翁晓玲,女,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话语生态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特约审读编辑,上海语文学会青年语言学者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领域为词典学、修辞学与对外汉语教学。在《当代修辞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6篇论文分别获得中国修辞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一等奖、中国修辞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一等奖、第二届上海青年语言学者优秀论文奖二等奖等殊荣。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1项、上海市产学研项目1项、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1项。参与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1项、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民办高校重点项目1项。已出版学术著作1部,参编教材1本。
孙连荣,博士、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曾赴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访学。在《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心理学报》、《心理学科》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记忆心理学》、《社会认知心理学》学术专著两部,独立出版学术专著《社会偏见与攻击的关系:认知加工偏向的视角》;主持及参与完成科研项目9项,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共3项。主讲课程:《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指导》、《教育心理学》等。兼任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心理科学》期刊审稿人。
汪浩,博士、教授、大数据高级分析师,商学院金融科技系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主任。2018年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教育、教学科研项目10余项,2011年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排名一)。撰写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十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指导教师奖。现已在《Phys. Chem. Chem. Phys.》、《J. Chem. Phys》、《Physical Review E》、《中国科学》、《物理学报》等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30多篇(第一作者)被SCI收录。
徐振,男、硕士、副教授。毕业于上海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教务处常务副处长。入选天华学院2010年度“远航骨干人才培养工程”。
主要授课课程有《现代交换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和《移动通信》等。其中,《模拟电子技术》和《移动通信》采用全英语教材开展国际化教学。出版教材《通信工程专业实用英语(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发表论文“BPM Monitoring Based on Process Knowledge. IEEE CIS-RAM 2010(EI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