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上师大天华学院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行政工作总结 | ||||||||||||||||||||||||||||||||||||||||||||||||||||||||||||||||||||
发布时间: 2019-01-14 浏览次数: 240 | ||||||||||||||||||||||||||||||||||||||||||||||||||||||||||||||||||||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行政工作总结 2018年是学校改革发展事业砥砺前行的一年,是天华学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学校正式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表达了举办者追求教育理想的坚定决心,也凝聚起了全体教职工面向未来、投身天华教育的信心与力量。学前教育专业获批上海市教委一流本科引领计划,有力带动了学校的专业特色发展、三双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本学期,我们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董事会工作纲要中提出的“四个优化”要求,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党委、监察委的通力支持下,在各二级学院、各部门干部、教师与员工的辛勤努力下,学校的教学管理与行政服务注重:谋发展大局,优专业布局,促课堂变局,求质量格局,呈现出新面貌、新作为、新成效。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一是注重生源规模与质量的有机统一。 本学期,在校学生总数增加至9469人,进入国际合作班学习的学生达到1260名。2018年新生实际报到人数为2318名,报到率为92.0%,上海普通类录取分数线超过本科资格线38分,继续在上海民办高校中处于前列。2018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29%,签约率为88.08%。毕业生国(境)内外升学总人数为7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5%,超过民办高校升学(考研)1%的目标。 天华学子在各类学科专业和创业创新大赛中成绩突出。分别在第八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第三十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2018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六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第三届上海市大学生创客大赛,2018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经贸物流实践竞赛、商务谈判竞赛,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智盛杯” 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大赛,第八届“华文杯”全国高等院校师范生数学创课技能大赛、语文教学技能大赛,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相关专业学生技能大赛,第24届中国日报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上海赛区总决赛等比赛中斩获优异成绩。学校成功承办了嘉定区大学生创意市集活动,共计超过100个学生双创团队参加,吸引了近2000多名校内外大学生积极参与。 二是注重专业特色的凝练与优化。 2018年9月4日,教学部门启动优化专业布局工作专题推进会。全校27个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课程合作专业)完成了对专业现状与竞争力的分析,对人才培养方向和内涵建设特色进行了再梳理;各二级学院形成了学科专业发展规划报告;11月中旬,由教务处汇总完成“各专业内涵特色与发展规划报告暨第10期‘思考未来,检讨现实’干部学习会材料汇编”,共计281页,含二级学院专业内涵特色与发展规划简表、专业特色培养方向、2019年招生宣传册专业介绍、各专业办学现状与发展报告以及二级学院专业发展规划报告等5大板块。 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第10期“思考未来,检讨现实”干部学习会上,各二级学院汇报了各专业的办学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经小组讨论后,参会人员对专业发展进行民主测评投票,学前教育、康复治疗学等9个专业获得了重点扶持70人以上的赞成票。本次优化专业布局干部学习会明确了专业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建设任务,将进一步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激活学校发展动力。 本学期,申报“康复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和“影视摄影与制作”3个新专业,成功申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第六批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项目,学前教育、汽车服务工程通过了首批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验收,并积极申报第五批中本贯通(数字媒体艺术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三是注重教育国际化的纵深发展。 学校努力办好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康复治疗学3个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项目,在原有视觉传达设计、财务管理(CFA)、德语国际课程合作专业的基础上,本学期,增设了与北亚利桑那大学合作的学前教育及英语(英语教育方向)专业、与德国巴伐利亚州等手工业行会(HWK)开展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合作,深化课程、教材、教师以及配套设施和管理措施的安排落实,总结办学经验,积极开拓合作办学发展新维度。 在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课程合作专业的同时,学校注重教师海外访学及出国进修学习、常驻外教及集中授课教师的服务及管理、学生交流交换及留学项目的宣传及辅导。注重外教服务和管理,2018年,共有11名常驻外教,40名专业外教集中授课,学校讲求管理细致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召集所有外教培训交流,以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文档规范。 四是注重活力课堂的示范效应。 本学期评选出第四批“活力课堂”共计19门课程作为试点课程。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活力课堂”教学改革,巩固和提升试点课程建设效果,经“活力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自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起,在四个批次共118门试点课程中,开展“在线学习中心”课程建设及考核工作,并作为“活力课堂”星级教师评选、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和教师重点性调资的指标之一。 本学期教学和人事部门制订了制度文件,将是否建设了活力课堂试点课程,并坚持活力课堂标准授课,作为校级教学名师评选的必要条件,以及专职教师重点性调资的一颗星指标,体现在教师薪酬体系中。2018年12月,在通过“活力课堂”终审达标考核的54门试点课程中,通过主动申报、材料审核,校外专家现场答辩,最终评选出26名第一批“活力课堂”星级教师,每月基本工资增加1000元,2019年1月起兑现,今后将每两年遴选及复评一次。 五是注重质量监控与科研建设。 本学期,教务处和质量管理处依托新建成的在线教学督导系统,“督”、“导”并重,全面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力度。每周安排教学督导对各教学楼的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填写《巡视记录表》,并将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给二级学院,督促整改,全校整体教风有了进一步提升。坚持期初和期中两次全面教学文档检查,组织7个工作小组,重点关注期末试卷、毕业论文、记分册、听课记录表、3年内试卷重复率等环节,发现问题紧跟不放,所有检查过程记录和整改结果均汇编成册,督促教学文档质量继续稳步提升。 2018年学校编纂完成了所有专业的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完成了125个控制点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第五版升级工作。组织实施对2018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及教学文档大检查,并全年四次组织校领导及相关专家,分组对各二级学院进行教学检查,以查促改,以查促进。 本学期,科研处目前在研项目共 84项,科研经费共178.5 万元。具体项目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市晨光计划项目5项,市教委优青项目18项,市教委产学研践习计划项目4项,市教委国内访学项目1项,市教委重点教改项目2项,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8项,市民教协会项目4项,市高教学会项目5项,市教育科研项目2项,市体育科研项目1项,市教委全英语课程项目4项,校级课题8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21项。 本学期,聘请专家对45个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和结题评审。中期检查项目包括:2017市教委全英语课程2项,市教委重点教改项目2项,2018年产学研践习计划项目4项,国内访学项目1项;2017年优青项目4项;2017重点课程项目8项。结题评审项目包括:2018年校内课题8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7项;2017年国内访学项目9项。本学期,申报市级项目2项,新立项项目22项。申报项目包括:2018年市教委晨光计划项目,2019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新立项项目包括:市高教学会项目5项,市民教协会项目3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14项。 六是注重智慧校园与实训基地的有力打造。 暑假中,学校倾入大量资金,下大力度改善教学环境,本学期全面投入使用。日华楼所有教室(100多间)安装或更新多媒体设备,教室内课桌椅、黑板、窗帘全部更新,实现讲台一键开启多媒体设备的集成化管理;新建5间智慧教室,实现无线投屏、同声翻译、桌椅自由组合,满足各种形式的课程需求。日华楼100间教室安装录播在线督导和监控终端标准化教室管理,前端全部接入考试指挥中心,实现点播、直播、督导功能,并与教育考试院同步观看,可随时网上巡查及应急指挥沟通。学校加大校园无线覆盖AP,基本实现校园区所有楼宇覆盖面,截止目前全校共有631个终端,加强校园安全建设,逐步完善全校无死角技防监控系统,目前共有447个监控终端。 在专业实训实验室建设方面:管理学院建成2间高规格财务金融实训室,艺术学院音视频实训室、虚拟演播厅和传统文化实训室的相继建成,成功在上海“可当代艺术中心”上演的“尘香疏影”大型多媒体舞蹈剧,所有前期的拍摄就诞生于这些场所。工学院汽车实验室各种原装汽车实训设备日臻丰富、配套模拟软件也逐步到位,物理实验室、电子通信、电工电子等实验室设备大幅度进行更新。健康学院3d虚拟解剖系统和超声波检测仪,为我校康复重点专业建设提供了先进的实训、功能性身体检测设备;2间语音教室改建丰富了各种课件,为语言文化学院的语音教学提供了更多了实训场景。 七是注重服务窗口的形象提升。 本学期,财务处重新装修一新,树立服务窗口新形象。科学合理安排经费预算,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扶持资金的管理,着重抓好组织制度、采购环节、协作配合、跟踪督查四个环节,做到“三查三确保”,即:一查是否符合申报书编制预算开支内容,确保开支与申报的一致性;二查是否组织过市场调研与征求意见,确保采购与建设的必要性,三查重大采购与建设是否组织专题讨论论证,确保采购与建设的科学性。财务处和资产处实行资产的对账制度,通过对账,既明确了资产的类别和走向,又使学校资产得到正确的记录和反映。做到入账及时,记录正确,帐帐相符。 八是注重一流本科建设项目的引领作用。 我们反复学习与领会董事会提出的一流本科建设目标,时刻牢记自己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即:思目标、思任务、思方法。 本学期,经过梳理与聚焦,大概形成了3个五的工作方案,归纳为5个致力(任务),5个对标(目标),5个联动(方法)。第一大任务,致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是对标国际先进,方法是博士与园长两支队伍联动。第二大任务,致力一流人才培养建设,目标是对标上海需求,方法是国内与国外两种模式联动。第三大任务,致力一流应用科学研究,目标是对标理实一体,方法是研究与实验两个平台联动。第四大任务,致力一流社会服务建设,目标是对标时代特征,方法是培训与资源两个中心联动。第五大任务,致力一流专业认证建设,目标是对标卓越标准,方法是过程跟踪与成果呈现两个环节联动。 学前教育专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将是天华学院视为保持领先的看家本领和成就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也是引领其它特色专业发展,形成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探索者与领跑者。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先行者、排头兵,上述五个致力、五个对标、五个联动,为其它各个二级学院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尤其是学术队伍建设、国际化进程推进树立标杆,复制经验。 回首过去,每一颗丰硕的果实都凝聚着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和汗水;展望未来,每一个向前的步伐都承载着全校师生的热望和期待。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将不忘建校之初董事长提出并挂在办公室墙上的工作座右铭,永远保持对缺点的高度敏感,永远保持对创新的锲而不舍,时常提醒自身本领的不足,时刻防止肩上责任的懈怠,我们要努力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天华理念的沉淀;二是坚持教师能力的提升;三是坚持国际合作的拓展;四是坚持活力课堂的推广;五是坚持师生关切的回应。 衷心祝愿天华的明天更加美好!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国际合作项目附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