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行政工作总结 | ||
发布时间: 2024-01-16 浏览次数: 10 |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行政工作总结 2024年1月16日
第一方面,推进“七个升级”有成效 一是推进事业发展升级。本学期,我们迎来了事业发展的高峰期,在校学生突破11000人,普通类学费提价至3.5万元,招生录取分数在民办本科院校中继续处于领先,录取率100%,第一志愿专业录取率为77.8%,报到率91.4%,生源数量与质量仍保持较好水平。学费收缴率100%,收入保持连续稳定增长。 二是推进专业建设升级。14个专业入选上海市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列入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3个,国际课程合作专业11个。按照“一小一老一新”要求和人才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优势特色,根据从招生反思、培养改进、到就业检验的逻辑,制定了专业优化布局实施方案,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专门嵌入了育人目标,各专业、各教学班实施了全覆盖的班导师制度。持续组织新一期上海幼儿园园长研修班,积极开拓退役军人培训,稳步推进附属幼儿园改制重组。 三是推进课程改革升级。聚焦立德树人根本,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聚焦国际深化合作,聚焦活力课堂建设,努力打造一流课程、特色课程,促进专著、教材的出版。本学期,国际交流处会同各二级学院,特别注重双方教师的深度融合,升级打造课程教学中外共同体。目前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上海市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校办活力课堂237门,建成活力课堂成果展示馆,升级改造了观摩教室,组织了教学技能大赛,分为骨干教师和新教师两个组别,共89名教师参加。 四是推进实践教学升级。全面修订了31个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累计13册百余万字。实施项目教学法、校内仿真实训、校外专业实习、综合研究论文递进式培养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将职业资格纳入教学要求。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艺术教育专业通过校内教学能力考核,学生毕业可以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的吸引力与公信力。 五是推进绩效评价升级。努力营造教师静心育人、倾心教学与潜心科研氛围,全面修订了教师的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奖金金额达到近300万元。继续选送骨干教师担任公办大学的兼职硕士生导师。根据国家教学审核评估的要求,着手对质量保障和测评体系进行了第六版升级。完成了新一学年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毕业率为98.37%,学位授予率为97.81%,就业率为96.1%,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国内外研究生升学人数为163人。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继续取得了可圈可点的佳绩。 六是推进教学投入升级。政府专项投入4470万元,完成了大操场等体育场所的工程改造,集成电路等各二级学院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功能有效提升,学前教育博物馆完美落成,美化了光华楼六楼音乐教学走廊空间,基本完成了儿童教育科研实训中心的建设任务,凸显了科技赋能的特色。当年新增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值2389万元。 七是推进管理能力升级。围绕评估转设准备,继续理清了学校人力、财力、物力基本办学条件统计数据,整理了相关申请支撑材料,汇编了办学特色与成果集。继续抓好纸质与数字文书档案的归类质量。网上财务报销系统、科研成果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有效运用,全校上下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管理意识得到增强,精细化、信息化、标准化的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第二方面,存在三个能力不足问题 一是专业转型转向能力不足。为适应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的人才需求,专业改造、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升级的转型速度较慢,高质量人才精准输送能力仍需提升。需学习深圳,一个新的业态出现之后,三个月内必定出现在课堂上。专业调整有其市场敏感度,但具有长周期、不确定性,容易扎堆起哄。横向规模扩展方便做,纵向质量提升需要深功夫。 二是教师转身转变能力不足。教师的科研意识仍需强化,与学科专业发展相匹配的有影响力领军人才数量与质量亟需提升,博士教师教学科研标志性的成果产出仍显不足,国家级课题与获奖项目需弥补空白。 三是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不足。天华“专通雅”对应了育人育才的三个基因,专强调的是实践能力,要有产教融合的基因,通强调的是创新思辩,要有国际视野的基因,雅强调的是礼仪道德,要有国学智慧的基因。董事长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手拉国外的洋人,一手牵国学的古人,还要一手握名企的商人。相对于教育国际化推进与国学经典阅读,我们在专的实践应用方面,破局突围的招数不多,拿得出、可称道、能标榜的成果成效乏善可陈。高水平、代表性实验室等教学资源支撑条件,与专业硕士点标准尚存差距,专利、科技成果转化、横向社会服务能力仍是我们的短板。 针对上述问题,全体干部要牢记重托,勇负重任,挑起重担,关键如何激发博士教师的内生动力与生命活力,尽快改变无新意、高阶少、吃老本、科研弱的窘境状态。学校正在考虑建立三个校级孵化攻关项目库,一是针对国家级的重大项目申报库,二是针对教学成果奖的重要项目培育库,三是针对五大融合与专硕实践应用的重点项目建设库,下学期初将以红头文件形式公布。2025年将迎来新一轮教学成果奖申报、2026年将对硕士点培育进行阶段性评估,我们要以坐不住、时时放不下的紧迫感,赶早谋划布局,抓紧落地见效。 |
|